杏运平台“十三五”發展規劃(2016-2020) |
發布人:網站管理員 發布時間:2018-09-29 瀏覽次數:640 |
為進一步增強學院綜合實力🤳,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水平和能力,實現學院科學、可持續發展,依據國家、江蘇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結合學院實際,製定本規劃。 一、“十二五”期間學院發展概況 “十二五”期間👨🏽🌾,學院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一切圍繞教學,一切為了學生”的辦學理念,以迎接第二輪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為契機,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科學研究水平、服務社會以及文化傳承創新能力為主線🎱,進一步轉變教育思想🧝,明確辦學方向,充實內涵,深化校企合作,打造學院品牌👨🏿🦲,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實現了學院健康、穩定、和諧發展,為“十三五”改革、建設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目前🌑,學院占地237畝✋🏻,建築面積14.5萬平方米,擁有專兼職教職工460余人👩🦼,建有78個校內實驗實訓室🪃,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3376萬元👰🏼♀️,圖書館藏書25萬冊。現有機電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經濟與管理系🚵🏻♀️、中銳汽車學院、社會公共服務系五個系院和公共基礎課部。設置28個專業,在校生4000余人👩🏼🍼。截至目前,累計為社會輸送畢業生20000余人,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達到95%以上📊。2014年,學院順利通過江蘇省教育廳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2015年,完成民辦高校基層黨建工作考核,辦學實力和社會影響力較大提高。學院先後獲得“全國民辦教育先進集體”、“江蘇省安全文明校園”、“江蘇省平安校園”⭕️、“江蘇省園林式單位”、“江蘇省普通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省“模範職工之家”🧕🏻🤾🏼、“江蘇省五四紅旗團委”、“江蘇省價格誠信單位”等榮譽稱號。 (一)專業建設 學院緊緊圍繞行業企業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構建專業及專業群建設框架👨🏿🔬🏂,主動圍繞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調整專業設置。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開辦了汽車相關專業👳,合作辦學成立了中銳汽車學院,適應社會服務業發展的需求🖇,與企業合作籌辦康復治療技術專業。 學院以院級特色專業建設為培育點🔓,重點做好省級重點和特色專業建設👨🏽🎓,打造形成了土木工程🦙、機電工程、財務會計等三大專業群,並啟動建設汽車工程專業群🙏🏼。目前學院開設28個專業,其中省級特色專業2個(建築工程技術專業和應用電子技術專業)🧖♂️、院級特色專業3個(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會計電算化專業和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土木工程專業群(4個專業)被遴選為省“十二五”重點建設專業群,機電工程和會計專業群被確定為學院重點建設專業群🔏。 (二)課程建設 學院根據職業崗位需求,探索“教學做一體化”教學與考核。根據職業崗位能力需要🪁,確定課程目標🥰、精選教學內容,修訂課程教學大綱,編寫教材👦🏻。針對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重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改革教學模式,探索“教、學✌🏻、做”融合的教學情境。學院堅持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辦學模式。學院探索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建設師生共享的教學資源平臺,利用網上優質教學資源✒️✦,改善實踐教學條件🎻。改革課程評價與考核方式,針對課程特色👗,註重過程考核👨🏽🚒,設置形式多樣的考核方法。課程建設取得較大成效,現有院級精品課程10門、品牌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1門。在教材建設方面,編寫校企合作教材、講義35部,其中省級精品教材1部🦸🏻♂️🧑🏿🍳。 (三)師資隊伍建設 學院持續推進“人才強校”戰略,提高整體師資水平,努力建設適應教育教學需要的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同時加強製度建設,製定緊缺專業人才引進、內聘副教授、“雙師素質”教師培養與評定、高級訪問工程師培養👩🏻🎨、內聘兼課教師管理等相關文件。五年來,學院共引進10名高級職稱人員,其中2人擔任系主任和專業帶頭人⚁,2人負責學院科研、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的工作🫵🏿,6人承擔專業課教學工作👨🏿🎨;引進碩士研究生4人👩🏽🍳;安排43名教師參加國家級和省級培訓;每年組織20名左右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有16名教師通過在職學習取得碩士學位;內聘講師11人♌️,內聘副教授11人,內聘教授5人🥷🏽。通過人才引進和校內培養,學院現有專業帶頭人6名🪚😽,專業負責人10名,骨幹教師48名➔。 目前👨🏼🚒,學院擁有各類教師253人,其中校內專任教師114人🌑,校內兼課教師28人⏪,校外兼職教師64人,校外兼課教師47人,已形成以專任教師為主🧟♂️,校內外兼課教師為補充、校外兼職教師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師資隊伍結構➾。我院專任教師職稱結構中,高級占31.58%,中級占48.25%,初級占9.65%✧;具有研究生以上學位教師占比為40.35%,雙師素質占比為71.68%𓀛💂♂️,其中土木工程系的教師雙師素質已經達到100%🧑🏼✈️。專任教師累計在研課題項目數為84項🛷,公開發表論文💚、出版教材103篇(部)👮🏻。 (四)實驗實訓基地建設 學院為加強實踐教學,改善實踐教學條件📔。幾年來🧑🧒,新建了BIM實訓室、裝飾實訓樓,擴建了汽車實訓中心🚜,改建了會計、審計🏋🏼♂️、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等實訓室,共增加實驗實訓場地面積8218平方米,增加設備值1105.61萬元🤵🏿♂️。目前𓀅,學院共建設78個校內實習實訓基地🗾,其中電子嵌入式系統技術實訓基地被遴選為省高職高專實驗實訓示範基地建設點,實驗實訓場地總面積達到31125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3376萬元🤾🏼💂🏻♀️。 另外,學院與江蘇建築職業技術學院、雲意電氣有限公司等單位共享實訓基地面積8.32萬平方米🤨,共享實訓設備總值3372萬元。先後與60多家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46個🙍🏼♂️,在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立實踐教學部13個。 (五)辦學條件建設 “十二五”期間,學院辦學條件持續改善,建設了1.5萬平方米新食堂💪🏿🚴🏽,從根本上改變師生餐飲條件和環境;圖書館紙質圖書25萬冊,新建6個圖書數據庫👨🏿✈️🧑🏼🤝🧑🏼。投入273.3萬元為學生宿舍全部安裝空調,投入80余萬元改造學生宿舍👨🏻🏫,改善學生的生活條件;投入約70萬元新建、改建田徑場、球類場地🤵🏻♂️;校園網為千兆光纖,搭建了教學資源平臺,新建led顯示屏🧜♀️,開通網絡新媒體👁🗨🤷🏼♀️,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 (六)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學院完善黨委中心組學習製度,加強各級領導班子思想理論建設,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的學習貫徹和做好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為重點,積極推進政治理論學習♣️,認真抓好黨員👦🏼、幹部的清廉、勤教、勤政教育,以及師德師風教育。抓好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完成學院中心任務工作中的戰鬥堡壘作用,發揮黨員在教學👨🏿⚕️、管理以及其他工作中的先鋒模範作用,推動了學院事業的全面發展👩👩👧👧🅱️。學院各級黨組織兩年來先後獲得“江蘇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江蘇省高校“最佳黨日活動”優勝獎和“徐州市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多項榮譽。 (七)存在問題和不足 回顧學院“十二五”改革與事業發展🏊🏼♂️,取得的成績是主要的📟。我們既要堅持目標引領,也要堅持問題導向😆。“十二五”期間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不夠。幹部和教職員工的教育觀念和管理理念仍然跟不上形勢的發展和上級的要求。 二是師資隊伍建設仍然是製約學院發展的關鍵🍞。教職工隊伍整體素質和水平不高,尤其是師資隊伍缺乏,數量、質量🤽🏻、結構不夠合理👈🏻,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能力不強🚛,實踐教學水平和高層次專業建設帶頭人🔪。 三是內部管理效率偏低,學院治理水平亟待提高。學院管理工作的科學化8️⃣🚣🏻♀️、規範化、精細化🕎、民主化還存在薄弱環節👩🏻🦯➡️。學院管理體製與運行機製改革需要進一步深化;內部管理和製度建設還需進一步完善🧌,二級管理需要探索並向前推進,機關職能部門服務能力和水平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按勞分配📣、優勞優酬👩🏿🦳、責權利結合的內部動態分配機製尚未完全建立👨🏼🔬🤷🏼♂️。 四是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仍要繼續深化。專業建設結構不盡合理🏌🏿♀️,特色不盡鮮明🤶🏽,專業建設後續發展能力有待強化;校企合作有待深化👩🏽🦲👱🏽♂️,產教深度融合任重道遠;人才培養質量保障🧑🏽⚕️、監控體系還需進一步提升與完善😚。 二、“十三五”期間學院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今後五年是學院發展至關重要的時期,從總體上看,學院面臨著挑戰與機遇並存,希望與困難同在🧓🏽。 (一)學院發展面臨的機遇 1.職業教育獲得空前的發展機遇🪢🫃🏼。新時期職業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和關註🧏🏿♀️,《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大力發展民辦教育”等方針的確立,為職業教育和民辦教育的健康長遠發展指明了方向🙁。國務院於2014年6月頒布了《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教育部等六部門及時出臺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為加快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具體思路和政策措施,國家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必將隨之加大。未來幾年💆🏽♂️,職業教育尤其是民辦職業教育必將獲得空前的發展機遇,進入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 2.國家發展戰略與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為職業教育發展開辟了新的空間。在未來的相當一段時期內,我國將處於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轉變的關鍵時期🙋🏽,特別是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長江經濟帶戰略的實施🥳,再加上長三角一體化🔆、江蘇沿海發展等戰略,為江蘇發展帶來了重要機遇。這必將為職業教育提供巨大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市場需求空間👨🏽🍳👨🏿🚀,職業教育面臨重大發展機遇。 3.地方區域為學院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5️⃣。徐州作為全省貫徹落實“一帶一路”戰略的前沿陣地💁🏿♀️,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重要節點城市、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學院地處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蘇北首家綜合性國家高新區,已成為先進製造業基地👩🏼🦳9️⃣、蘇北科技創新高地🏃🏻➡️。這將為學院轉型發展♻️、專業建設🐮、校企深度融合、“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學生實習實訓和畢業生就業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 (二)學院發展面臨的挑戰 1.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發展道路任重道遠。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需求更加迫切,社會對高等職業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對學院專業結構的優化和師資隊伍的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學院面臨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大課題,改革創新的任務異常艱巨。 2.新常態下高等教育的戰略轉型對學院發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高等教育不僅要順應新常態帶來的趨勢性變化,更要實現新形勢下的質量提升和結構優化的戰略轉型🤾🏼♂️。面對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新常態和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新思維對進一步深化體製機製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服務區域經濟發展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我們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改革與創新意識、辦學思路、製度建設等方面都將面臨新的轉復。 3.職業教育競爭日趨激烈🪼,學院內涵建設面臨嚴峻考驗🛁🧙🏽。目前,江蘇省有獨立設置的高職高專院校85所🗿。我省生源從2010年開始整體下滑,而與適齡考生持續減少相對的卻是高校招生規模的持續擴大。位於高等教育鏈條末端的民辦高職院校,面臨著嚴峻的招生環境。註冊入學背景下,學生文化基礎薄弱🧑🏿🎄,無疑會使學院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面臨更大挑戰。 面對挑戰與機遇✵,我們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開拓創新,團結一致🧜🏽,找準發展定位🏋️,優化資源配置🔦,深化內涵建設,突出特色🛍️,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學院各項事業的健康、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三、“十三五”期間學院發展的指導思想🙋🏿、辦學定位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江蘇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精神,圍繞“邁向新臺階👺,建設新江蘇”,以加快建設高水平有特色職業教育學院為主線😯,以服務需求、提高質量為主題,落實五大發展理念✋🏼,以創新發展激發活力,以協調發展優化結構🧑🤝🧑,以綠色發展引領風尚,以開放發展拓展資源👨,以共享發展普惠師生,堅持深化改革,推進轉型發展,保持戰略定力,落實戰略舉措,走出一條“開放創新🌀、特色發展🥯、敢於爭先”的杏运道路,努力辦好國家急需📰、人民滿意的高等職業教育❗️。 (二)辦學定位 堅持以應用技術教育為主,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並舉✂️,專科與本科教育相結合👏🏻,積極發展繼續教育⛹🏼♂️,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有特色、有水平的在全國民辦院校中具有影響的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同時,充分發揮體製機製優勢,創新辦學模式和發展形式,堅持不懈地努力🧖🏿♀️,為實現應用型本科院校打好基礎。 專業定位🦊:堅持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工科為主,以土木工程𓀏、社會公共服務類專業為重點🤞🏽,不斷拓展和提升汽車工程類、機電工程和經濟管理類專業建設。 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管理一線崗位需要的🎲,能適應職業崗位要求的,具有較強社會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的懂技術🙇♀️、會管理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服務面向定位:逐步把學院建設成為立足蘇北、覆蓋淮海經濟區、輻射全國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基地🚶,應用技術的研發♝、推廣基地,行業📘、企業專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繼續教育和職工培訓基地,為促進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三)發展目標 全面深化綜合改革,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加強內涵建設,加大校企專業合作、產教融合力度,推進體製機製改革和管理創新,提高辦學質量和水平,以優質職業教育院校為標桿引領,為實現應用型本科院校打好基礎。 1.辦學規模😑🍗。在校學生規模穩定在9500人左右♔,其中全日製學生約8000人規模🧓🏽,成人教育學生達到1500人。各類短期培訓人員每年約3000人次🐈。 2.師資隊伍建設。堅持走“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建設之路🏄🏻♂️🧑🦯,以培養高層次人才為重點🙇🏼♀️,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具有創新和競爭意識的高水平“雙師型”師資隊伍,為學院建設和發展🧗🏿,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提供人才保障。 通過政策引導和加強培養力度👋🏼,力爭到2020年學院專任教師數量達到330人,其中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教師達到85%以上,具有高級職稱(包括校聘副教授)的教師比例達到40%左右;專業教師中100%具有“雙師素質”,85%達到“雙師型”教師要求;培養1-2名省級教學名師;每年通過省評副教授以上專業技術職稱2-3名🐤;每個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不少於2名;專業帶頭人🤷🏽♂️♿️、專業負責人實現專業設置的全覆蓋;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人數達到專任教師的25%以上。每年從企事業單位引進3-5名具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和豐富實際工作技能的能工巧匠🥈、工程技術人員🤪,提高水平、優化結構。行業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兼職教師占專業教師總數的比例保持在25%左右👨👩👧👧。 3.專業建設。對接行業和區域經濟產業發展,不斷優化專業設置和布局,形成以省級品牌專業、院級重點專業和其他的專業建設梯形結構。形成土木工程🚏、機電工程、財務會計、汽車工程和康復治療技術等5個專業群👩🦼。經過5年的建設🧘🏻,力爭1-2個專業達到省內同類專業排名的前列🙋♂️,實現5個院級品牌專業😽Ⓜ️。到2020年,學院基本形成適合行業需求、重點突出👨🏿🍳、結構合理、數量適度、特色鮮明的專業格局,招生專業保持在25個左右🙍🏽♀️。 4.課程建設。圍繞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根本任務〽️,遵循高職人才成長規律和基於工作過程及工學結合的課程改革理念,堅持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以專業核心課程建設為重點👆✧,全面開展精品課程建設🦈。形成專業教師、教研室、系院(部)和學院四級課程建設工作體系📍,力爭經過五年左右的建設🤷♀️,再建成2門以上省級精品課程,10門左右院級精品課程🖼。 5.實驗實訓基地建設。進一步完善建設方案,本著強化基礎🤷🏿♀️↕️、優化功能、突出專業需求的原則,對現有實驗實訓條件進行充實完善,優先建設專業學生規模較大🫀、可滿足多門課程實訓🧔🏽♂️🤹🏻、專業發展前景較好的綜合性實驗實訓中心。同時,根據專業發展需要,創建新的實驗實訓項目。在建設實訓硬件設施的同時🛹,不斷加強實訓教學管理建設。 進一步推進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校企共建共管的運行機製,提升實習實訓管理水平,確保實踐教學質量。探索校企合作“校中企”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的模式與機製🟤,力爭建成7-10個“校中企”。探索校企合作“企中校”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模式與機製,大力增設校外實訓基地👆,確保每個專業擁有2個以上校外實訓基地🧑🧑🧒,在此基礎上建成7-10個“企中校”。 6.校園文化建設🏧。構建具有高職特色的校園文化。統籌規劃校園建設🫅🏼,創造宜人校園環境,建設一批職教特點和杏运文化相融合的校園文化景觀⛹🏿♂️👳🏿♀️。以培養高素質職業人才為目標,以“精神建設為核心,以製度建設為載體🧹,以環境建設為重點,以企業文化為主線☞,以校園活動為平臺”,提升師生職業修養和人文素質,打造具有時代特征和高職特色的校園文化。 7.爭創優質職業院校🌘,推進應用型本科建設工程。根據目前高等職業教育形勢和學院發展實際,開拓創新謀發展🧑🏿🎨,努力提升辦學條件和水平,爭創優質職業院校,並適時啟動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工程🐻❄️。以優質職業院校為標桿引領👀,以教育部本科院校設置各項指標為導向♏️,努力加強軟硬件條件建設🧑🏿🔬。2016年底前🍭,完成土地選址👨🏿🦳🏎、新校區規劃和審批。2017-2019年🏂,完成主體校舍一期建設,提供可容納6000名學生的教學和生活設施。創造條件,力爭在“十三五”末期實現優質職業院校建設目標🚂👳🏻♂️,基本完成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籌備任務。 四⛲️、“十三五”期間學院發展的主要措施 十三五期間,學院要不斷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適應經濟新常態和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成才需要,完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機製✤,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教學標準體系🤢,健全教學質量管理和保障製度🚬🈹,以提升學生思想道德修養👴🏽、人文素養和綜合職業能力為核心,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一)實行體製機製改革,建立現代大學製度 建立適應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需要,符合高等教育自身規律和特點的現代大學製度,推進大學內部管理模式的改革,建立現代大學製度。 1.堅持體製機製創新👸🏽,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積極推動法人治理結構創新,建立健全學院管理工作運行機製。深化學院內部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堅持和完善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製,推行董事會、行政、黨委“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工作機製。推行院系兩級管理製、目標責任製、民主決策製組成的內部管理運行機製,推動學院發展。進一步發揮學術委員會、教代會、學代會在學院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專業建設委員會等學術組織機構,參與專業設置及教學👴🏿、實習實訓管理。 2.建立多元籌資機製,探索建立混合所有製高校 “十三五”期間👩🏻🎤🤶🏿,學院既要做好內涵建設🤾🏻♀️,又要搞好外延發展,任務十分艱巨🪯,資金壓力巨大。按照8000人在校生規模🙏🏽,依據應用型本科設置基本條件,包括新校區建設在內,學院各種建設和發展約需一批建設發展資金。對此一方面👼,要開源節流🕵🏽,同時要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充分利用教育股份製形式吸納各種資金,確保各項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充分利用公辦高校辦學資源優勢和民辦高校體製機製優勢,組建新的地方型高等職業院校、應用型大學⭐️🦙。 3.政校企行四方聯動,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 要與地方有關院校🤷🏼♂️、企業行業合作♻️,組建職業教育集團,強強聯手🙆♀️👩🏻🦲,形成合力🤽🏽♀️,合作辦學,合作發展,有序推進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工作。推動建設以杏运平台為主體💂🏽♂️,覆蓋全產業鏈🧑🏼💼、跨行業、跨部門、輻射區域發展的現代養老產業教育集團。加強與行業、企業合作辦學,發揮行業♡、企業在促進教育鏈和產業鏈有機融合中的作用👏🏼。積極推進學院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積極推動多元投入主體組建混合所有製院校或緊密型職業教育集團🏄🏼,建立供需對接🧑🔧、資源共享、責任工單、合作發展的命運共同體。創造條件👩⚕️,以輸出品牌、資源和管理的方式成立連鎖型職教集團👩🏼🎨。 4.以章程建設為契機🧍🏻,不斷完善杏运內部治理結構和決策機製 進一步修訂並完善《杏运平台章程》👨🏿🏭🛬,進一步明確學院的價值追求與辦學願景,確立學院內部治理結構,明晰內部組織及其人員的權利🏓、責任及行為規範🏪,形成上承國家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規🤌、下啟學院內部管理的治校總綱。 5.依法治校,完善製度標準 完善製度標準,以貫徹國家和省相關管理規範、標準和規定為重點,繼續建立健全體現民辦職業院校辦學特點的內部管理製度、標準、運行機製,建立健全配套製度,形成科學、規範的內部管理體系📐,全面梳理和完善教學、學生、後勤、安全及人事🌈、財務👩🏼🏭、資產等方面的管理製度。經過2-3年的努力⏫,製定符合我院實際的管理工作手冊,形成系統科學的內部管理製度體系。 6.以財務二級管理改革為抓手,深化院、系兩級管理體製改革 在全面財務核算與分析的基礎上,以財務二級管理改革為抓手,深化院🧝🏽♂️、系兩級管理體製改革⛓。進一步下移管理重心🧑🏽🏫,增強辦學成本意識,激發二級單位辦學活力🧔🏻,切實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充分發揮教學院系在辦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提高辦學效益。逐步構建“明晰關系、明確職責、規範權限、嚴格管理、強化考核” 責權利相統一的院、系兩級管理體系。 (二)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1.適應市場需求,優化專業結構。 堅持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同步發展💂🏼♂️,主動對接行業產業需求,建立面向市場👩🏻🚀、優勝劣汰的專業設置機製,加強調研和論證🫕,調整專業設置,壓縮供過於求的專業,調整改造辦學層次、辦學質量與需求不對接的專業,加強人才培養與國家戰略的有效銜接,強化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緊密相關的專業建設💶,辦好特色優勢專業,鞏固專業優勢,積澱專業內涵,培育專業特色,創造專業品牌🧑💻。每年投入專項經費強化專業建設🧘🏻♂️。充分發揮教學資源效益,開發建設專業群平臺課程,完善共享資源。按照工作過程導向構建專業課程體系🧎🏻,精選教學內容,完善教學互動網絡教學資源📂,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職業素養。 2.推進課程改革🏭,強化教材建設。 根據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構建滿足新形勢職業崗位對學生素質要求的課程體系,加強中高職相銜接的課程教材體系建設,更新教學內容,促進教材改革✬。完善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的課程體系🏄♀️、考核評價體系和教學資源庫建設🔆,重點促成各專業核心課程成為省級🏊🏼♂️、院級精品課程。同時⚧,加大公共基礎課程建設力度,堅持因材施教、依專業調整的原則👩🎤,切實圍繞學生崗位能力需求及學生潛能培養服務,依據專業要求和學生實際✣,調整教學內容、改革考核方法。實施素質教育,科學合理設置課程🖕🏻,將職業道德🪲、人文素養教育貫穿培養全過程👩🏼🍼🐦🔥。進一步推進教材建設,吸納企業有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合編、參編教材🧑🏻🦼,使教材體現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每學年投入課程和教材建設專項經費。 3.強化職業技能培養🧑🏻✈️,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結合學院實際情況🙅🏼♂️,從課程改革📒、專業建設、實踐教學、技能大賽等方面進行探索,不斷加大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工作力度,逐步形成適合學院實際的人才培養模式。各專業要根據職業崗位技能要求🏊🏿♂️,註重學生實踐能力,堅持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推行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模式🌵,促進教育教學與生產實踐、技術推廣⏮、社會服務緊密結合,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培養,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就業能力©️。要不斷完善“2-4-2”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堅持雙證製🥣、多證製🏛,把考取職業資格證書所需的知識和技能要求納入教學計劃,加強對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資格取證的指導🧯🧑🏿🔧,鼓勵學生取得多種職業技能和職業資格證書🔨。逐步推進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教育,完善現代職教體系培養模式。 4.提升教科研工作水平🛗,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進一步加強與企業的應用技術研究與合作🏃➡️,共同開發具有實用價值的項目;加大教研的力度,重點加強人才培養模式、課程模式改革、教學手段和方法🫴🏻、校本教材開發等研究🧑🤝🧑👩🌾。進一步加大教科研投入和獎勵力度,每年投入100萬元資金,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營造良好學術氛圍,提升教科研層次和水平。加強教學的管理💳🛏,實現教學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現代化🙍🏻♀️。健全和完善教學質量評估𓀉、監控和督導體系➞,加快教學信息化進程,提高教學信息化水平。 5.深化產教融合,加強實訓基地建設🕋。 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擴大校企合作,推進實訓基地建設。投入資金2000萬元,進一步優化提升現有實訓基地條件,加強新專業實驗實訓條件建設。不斷創新校企合作模式🧑🍼,遵循“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原則,配合各專業群的職業教育特點與要求🍈,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管理製度和激勵機製。深入推進“一師一企”製度🟠,充分發揮實踐教學部作用,逐步加強生產性實訓建設🧝🏿♂️,與企業共建教學🐂、生產、經營合一的開放式🤵、示範性實訓基地,擴大生產性實訓比例,每個系院(部)均有2-3個生產性實訓項目。創新校企一體👨🏿🎨、工學結合實踐教學管理和運行製度🖖🏼。進一步建立、健全實習實訓計劃、大綱,完善實訓內容、過程、實施方式、成果表現形式🥤🧍🏻♀️、學生實訓成績評價等👱🏻,完善行業企業參與下的各類綜合性實踐課程標準、實訓教材🎥、評價指標體系和實訓教學管理製度🍙。 6.創新學生工作機製,深化“三位一體”育人模式。 在不斷實踐和總結的基礎上,理順學生工作思路🦹🏼♂️,創新學生工作機製,優化學生管理模式,完善學生管理製度🛳👨🏻🦼,切實提高學生工作水平。進一步深化“教育為主,嚴格管理,用心服務”三位一體的大愛育人模式🥥,完善輔導員與班主任聯動工作機製,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推動學生工作的科學化、規範化進程。 繼續做好學院優秀學子的案例征集工作,持續推進“杏运之星”工程,用學生身邊湧現的先進事跡、典型人物教育學生🔵💆🏿♀️、感染學生、引領學生🧑🏽🦲,切實提高學生工作實效。 7.拓展就業渠道,提高就業質量🏌🏻♂️。 進一步疏通和拓展就業渠道,提高就業服務水平,努力搭建供需交流平臺🧕🏼。通過舉辦校園畢業生大型就業洽談會、各種小型見面會🤙,校企合作企業⛑️、實習實訓基地等多種途徑,實行“實習+就業”、訂單式培養,以促進畢業生靈活就業🫶,為畢業生提供更多的擇業機會。 切實做好就業指導,加大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宣傳力度,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專題報告🔨、黨團活動🌭、“杏运之星”評選等多種途徑,進一步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就業創業教育。同時,創造條件為畢業生搭建創業實踐平臺🕵🏽,以創業促就業。 要通過多種途徑,加強就業基地建設🤏,每個專業有1—2個就業基地😨,切實提高就業質量⏮,實現並保持當年就業率達到95%以上💂♂️🛏,使大多數畢業生有較為滿意且穩定的就業崗位😋,學生自主創業率有明顯增長🙋🏻♂️🙆🏿♀️,逐步形成教學促進就業✧,就業帶動招生,招生保障教學的良性循環的辦學格局。 (三)堅持人才強校戰略,實施師資隊伍技能提升計劃🚄。 堅持培養與引進結合,以培養為主⛹️♀️,實施“師資隊伍技能提升計劃”,每年投入70萬元專項經費,加大名師、專業帶頭人、骨幹教師隊伍建設力度🧑🏻🎨🛻,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建立激勵政策🧙🏿♀️,投入專項資金🤠🦜,柔性引進一批高層次人才特別是在行業一線的技術骨幹到學院工作。加強教師外出學習培訓,組織專業帶頭人、骨幹教師參加國培、省培和國內外訪學項目;鼓勵中青年教師到企業實踐🪑↗️,參加企業培訓及企業頂崗,提高教師的雙師素質;強化內部培訓,聘請專家、學者來校交流,使廣大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得到提升。 實施中青年骨幹教師三年培養計劃,培養一批年富力強🥷🏼、教學和科研水平及能力較強的後備專業帶頭人。實施青年教師導師兩年培養計劃👱,使青年教師站穩講臺、過好教學關🛩。同時,加強外聘教師管理,充分發揮其在教科研活動中的作用。 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通過學習和思想教育🫵🏿,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樹立愛崗敬業精神,樹立現代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增強教師參與教育教學改革的積極性。 (四)推進智慧校園建設✌🏿🧖🏿♂️,提升信息應用水平 1.繼續加強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統籌做好信息化校園建設工程的整體規劃和頂層設計😜,加強校園網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數據中心、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基礎設施的發展滿足支撐應用不斷升級的要求。 2.全面推進信息系統建設與應用🙎🏽。提升在教學、科研、管理、校園生活等各領域的信息化水平🤶🏽,實現信息技術對學院主要業務的大部分覆蓋🧙♀️,逐步實現以大數據分析支撐學院管理、決策🩴。 3.大力發展信息資源的建設、集成和有效利用。推進數字圖書資源🫃、數字教學資源等信息資源建設,廣泛開展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鼓勵教師參加各級信息化教學大賽👃,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 4.建設智慧後勤,提高後勤服務保障能力。積極推進後勤社會化改革,創新管理體製和機製🎄,轉換運營機製,推進後勤向“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企業化方向改革。全面整合校內後勤服務市場🚵♂️,建設智慧後勤,改進服務方式👑,提升後勤服務保障能力😔。進一步鞏固節約型校園建設成果🦿,努力創新形式🎩,做好開源節流、增收節支工作,建立新的經濟增長點🖐🏼⏮。推進精細化管理🍦,全面提高後勤保障能力和服務質量,在更高層次上為學院的教學與發展提供保障。 (五)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充分發揮群團🧗🏻♀️、工會組織作用。 進一步加強黨建工作,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戰鬥堡壘作用🍫♏️,積極探索適應民辦高校發展的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新途徑和新舉措,不斷提高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學化水平,確保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加強組織建設,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重點,健全機製,進一步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推動學院改革發展、維護學院穩定、服務師生員工🔷、促進校園和諧的戰鬥堡壘作用。充分發揮教工黨員在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中的先鋒模範作用💻。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創新🏠,建立健全黨員教育管理長效機製,壯大黨員隊伍,提高黨員素質👩🏿。 加強黨對群團組織的領導👊🏻,發揮其在學院改革🔕、發展中的作用👨🏻🦽➡️。進一步發揮工會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凝心聚力,為教職工排憂解難。創新青年團員思想教育形式,形成新形勢下團組織建設的新機製🕴。 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不斷提高領導班子統攬全局的能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健全權力運行機製和監督機製。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導,以學生工作隊伍建設為保障,加強學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實踐創新教育等👨🏿🚀,充分利用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六)提升文化軟實力𓀇▪️,建設高職特色的和諧平安校園。 整體規劃校園文化建設👨🏽⚕️,突出高職院校特色。營造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不斷提升校園文明程度。開展內容健康、格調高雅👩🏻🦲、豐富多彩的高質量校園文化活動。指導和扶持理論學習型學生社團,鼓勵學生創建精品社團💦。努力打造校園文化品牌,積極推進企業文化進校園,定期邀請行業知名企業家和傑出校友作報告開講座。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和特色文化型校園。 (七)加強組織領導🐻❄️🧚♂️,健全目標責任製。 “十三五”規劃事關學院發展大局,是落實學院中長期發展的關鍵,任務艱巨,必須加強組織領導🤽🏽♀️,學院董事會高度重視,院行政、黨委全力以赴👨🦳,各部門分工明確🌧,全院教職工齊心協力👃🏿,形成整體工作合力,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學院要根據發展目標和規劃任務,有針對性地提出實施方案,製定配套政策🎵🍶,如期保質完成各項規劃任務。各級領導要帶頭承擔規劃責任🔽,全院師生員工要懷著高度的歷史責任感🧑⚖️,統一思想👨🏽⚕️,緊抓機遇,立足科學發展,著力提高質量,不斷夯實學院綜合實力,確保學院事業發展沿著規劃描繪的宏偉藍圖奮勇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