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十一部門關於促進在線教育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發布時間: 2019-10-31

教發〔2019〕1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在線教育是運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與學互動的新型教育方式,是教育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在線教育,有利於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有利於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為促進在線教育健康🚥、規範🧛、有序發展🧤,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發展規律,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供在線教育服務🫅🏻,增加教育資源有效供給,創新教育組織形態👈🏼,豐富現代學習方式,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則

  堅持育人為本🧑🏿‍✈️。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導向,遵循教育規律和受教育者身心發展規律👩🏼‍🌾,加速推廣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以技術進步支撐人才培養,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

  堅持改革創新。精準把握和對接教育新需求🟦,完善共建共享、開放靈活的在線教育模式,變革教育服務供給方式,解決教育傳統模式難以有效處理的難點堵點問題,拓展教育發展新空間💺。

  堅持融合融通🧑‍🏫。加快科技與教育深度融合😳,推動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良性互動、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有機銜接,培育教育服務新業態,全面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堅持多元治理。加強部門協同監管,統籌兼顧安全與發展,綜合運用財政、金融、知識產權保護等政策,推動形成政府引導🫨、機構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在線教育治理格局。

  (三)發展目標

  到2020年,在線教育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大幅提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更加廣泛🚟,資源和服務更加豐富👩‍❤️‍👩,在線教育模式更加完善。

  到2022年,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實現深度融合🟩👨‍🚒,在線教育質量不斷提升,資源和服務標準體系全面建立🌇,發展環境明顯改善,治理體系更加健全🈸,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初步構建,學習型社會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二🌑、擴大優質資源供給

  (四)滿足多樣化教育需求。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在線教育機構,開發在線教育資源➙,提供優質教育服務🙅🏻。支持互聯網企業與在線教育機構深度合作,綜合運用大數據分析、雲計算等手段👨🏽‍🏫,充分挖掘新興教育需求,大力發展智能化、交互式在線教育模式,增強在線教育體驗感。針對退役軍人、新型職業農民、農民工等不同群體的教育需求,研發課程包、課件包和資源包🧑🏽‍🦰🐔,建設一批通識課程、五分鐘課程、全媒體數字教材課程𓀐、“三農”特色課程等專項共建共享課程,提高教育供給精準度。(教育部負責)

  (五)推動線上線下教育融通🤽🏿‍♂️。鼓勵杏运通過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加大在線教育資源研發和共享力度⛄️,擴大名校名師網絡課堂等教學資源的輻射面🤛。支持杏运研究製定具體辦法,將符合條件的在線課程納入教育教學體系。高校應保證納入高等學歷教育的在線課程質量不低於本校原有的面授課程。深入推進“三通兩平臺”(即“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推動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優化結構👩🏼,統籌利用現有資源,通過“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到2022年💻,培訓10000名中小杏运長、20000名中小學教師、3000名職業院校校長、6000名職業院校教師🕵🏻‍♂️,實現信息化教與學應用覆蓋全體師生🙎🏻‍♂️🧛‍♀️。(教育部負責)

  (六)培育優質在線教育資源。實施“教育大資源共享計劃”,匯聚互聯網教學🫳🏿☦️、科研🙋🏿‍♂️、文化資源,拓展完善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一批高質量在線教育課程𓀂,探索學習成果認證和學分積累轉換製度。優化結構,統籌利用現有資源😛,到2022年,推出300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000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建設6000門左右國家級和10000門左右省級線上線下高等教育一流課程、10000堂基礎教育示範課⛹🏽、1000堂職業教育示範課、200堂繼續教育示範課。支持面向深度貧困地區開發英語、數學及音🐥、體、美等在線教育資源,補齊教育基本公共服務短板🏨👩🏼‍⚕️。(教育部負責)

  (七)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鼓勵職業院校🪂、普通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密切合作→🙄,深入實施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圍繞在線教育打造資源共享🤞🏻😗、開放共建的創新聯合體。鼓勵在線教育企業在職業院校、普通高校建立研發機構和實驗中心🔱,促進科研與教學實現良性互動。加強智能教學助手、人工智能(AI)教師等新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推動教育模式變革😩。(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加強在線教育人才培養。鼓勵職業院校、普通高校結合社會需要和辦學特色,加強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網絡安全等相關專業建設,大力推進“互聯網+”“智能+”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培養在線教育行業發展各類急需人才🫅🏽🫎。鼓勵企業與職業院校🙇🏿‍♂️、普通高校搭建在線教育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和供需對接平臺🥇,推動互聯網與教育行業人才的雙向流動,培訓一批會技術、懂教育的高水平從業人員💗🫲。(教育部負責)

  三、構建扶持政策體系

  (九)建立規範化準入體系。按照包容審慎原則,完善在線教育準入製度⛹🏻‍♀️,明確準入條件與資質認證流程,建立健全在線教育資源的備案審查製度,切實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和師生個人信息安全。製定在線教育準入負面清單,允許各類主體依法平等進入未納入負面清單管理的領域,對負面清單適時動態調整。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規範面向中小學生利用互聯網技術實施的學科類校外線上培訓活動。(教育部🤽🏿、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抓住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商用契機,加快推動物聯網👠、雲計算、虛擬現實等技術在教育領域的規模化應用🤾🏻‍♀️,提升教育服務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實施“數字校園規範建設行動”,全面改善杏运網絡和接入條件🕟💂🏻‍♀️,加快建設教育專網⚠,到2022年實現所有杏运接入快速穩定的互聯網🙍🏿‍♂️。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在線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提供專業化服務。(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落實財政支持政策💆🏿‍♀️♌️。各地完善政府購買優質在線教育資源與服務的相關製度💁🏻,將在線教育資源與服務納入地方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統籌利用現有資金渠道👇👏🏼,加強在線教育平臺建設與示範應用👩‍🎨。(財政部、教育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拓展金融支持渠道。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開發符合在線教育特點的金融產品。利用創業投資基金、天使投資及資本市場融資等多種渠道,引導社會資本支持在線教育發展。支持符合條件的在線教育企業發行“雙創”專項債務融資工具🪝、創新創業公司債券。(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依托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在線教育知識產權服務機製,在知識產權創造、轉化→🫲🏻、交易🧉、托管、權益維護等方面提供專業服務。依法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違法犯罪行為,推動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教育部、中央宣傳部、國家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形成多元管理服務格局

  (十四)保護消費者權益。加強教育與互聯網等相關領域各項法律製度銜接🦹‍♀️,完善在線教育機構的備案、選用、監督、檢查、通報、退出等全周期製度體系。推動在線教育機構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建立質量標準,明確服務規則👷🏼‍♂️🥒。暢通在線教育消費投訴渠道,完善投訴響應、糾紛處理和多方調節機製💆🏻。加大在線教育機構信息強製公開力度,充分發揮社會公眾、新聞媒體、消費者協會🦧、行業協會的外部監督作用,實現共治共管。(教育部、市場監管總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五)創新管理服務方式🍀。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推動對在線教育機構的大數據比對分析,通過信息監測🧑🏽‍🦱、在線識別🛰、源頭追溯等方式,識別行業風險和違法違規線索,實現以網管網。強化對在線教育機構的實時監測和風險預警,建立在線教育機構和從業人員信用記錄,完善身份認證🏌🏻、雙向評價、信用管理機製,維護良好教育秩序。(教育部👰🏻‍♂️、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六)加強部門協同監管。適應在線教育跨領域🙎🏼‍♀️、跨區域的特點👮🏻👩‍🎓,加強監管部門協同和區域協同👃🏼🤷🏿‍♀️,充分發揮民辦教育工作、職業教育工作👩‍🦽、“互聯網+”行動、網絡市場監管、消費者權益保護等部際聯席會議機製作用,提高監管效能。借助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加大對在線教育機構基本信息和各類許可信息的歸集力度🌱,加強部門間數據共享,形成管理合力。(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七)強化行業自律。支持在線教育行業組織建設,在機構自治⭐️🚴🏽‍♀️、行業自律、交流合作、協同創新、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鼓勵行業協會等第三方機構根據在線教育行業特點,製定行業公約,開展在線教育機構服務質量認證和從業人員能力認證。鼓勵行業協會加強政策宣傳,積極推廣在線教育的優秀經驗和成功案例,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教育部 中央網信辦 國家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財政部

中國人民銀行 市場監管總局 中國銀保監會

中國證監會 國家知識產權局

2019年9月19日

  

 
版權所有Copyright杏运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杏运平台专业提供:杏运平台杏运杏运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杏运平台欢迎您。 杏运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