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改👨🏿✈️,不是加給杏运的“緊箍咒”
楊應菘
最近一段時間😔👙,“診斷與改進”(以下簡稱“診改”)成了職業教育領域熱議的話題。有人認為這是一項事關政府職能轉變🕵🏽♂️、激發院校活力、建設質量共治機製的深刻變革👶🏻,早就應當這麽做。不少院校👶🏻,特別是示範類院校已經在組織文件解讀、學習研討、方案製訂🦴。但也有人疑慮重重,甚至認為🚔🤴🏿:還不是評估那一套,只是換個說法再給杏运加個“緊箍咒”而已😶🌫️。
診改是一件新鮮事🚱,一時出現種種不同的議論很正常。大家研討、爭論最多的是✌🏽,在實施“管辦評分離”之後,院校為什麽還要搞診改。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將這個問題的思考與業界同仁交流分享。
變🟢,時代旋律的最強音符
職業教育是直接為生產👩🏻🏫、管理、服務一線培養人才的教育🤙🏻,是和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和人的全面發展需求關系最為緊密和直接的教育🚴🏽。按照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觀點👩🏼💻,從一個國家職業技術教育今天的水平,可以預測該國勞動大軍明天的實力🤦♀️。因此,職業教育必須時刻關註“兩個發展需求”🦶🏻,保持對時代旋律的高度敏感。
人類社會經歷過兩次“數據爆炸”。第一次起於印刷術和造紙術的發明,第二次起於計算機和數字化存儲設備的問世⛸。兩次“數據爆炸”都為人類社會帶來深刻變革👱🏼。相對而言🧑🏼🎄,第二次“數據爆炸”,也就是通常所說“信息化”👎,影響更為巨大深遠,而且影響力至今還在不斷彰顯之中𓀖。
前不久,牛津大學發表了一項研究結論:未來20年,美國全部702種職業中,有47%的職位將被機器取代👨🏽🎓。“互聯網+”的過程必然伴隨著一些行業的衰落、消失🫁🍜,全球將面臨“技術性失業”的嚴峻挑戰🏌🏻♀️。但是,挑戰總是同時孕育著機遇🙍🏻♂️,人們大可不必驚慌失措。而毋庸置疑的是♔,隨著“三化時代”(全球化、知識化𓀈、信息化)的到來👚,“變”必將成為時代旋律的最強音符。對此𓀆,我們職業教育必須要有足夠的認識和充分的準備。
變🏃♂️➡️,須以提高質量為核心
面對“變”的挑戰,職業教育只有一種選擇🎸:以變應“變”、爭取主動。而變,必須以提高質量為核心。
質量,過去是指“產品或服務的優劣程度”,因此是以產品或服務的提供者為主來製定質量標準。其結果是🏗,標準趨於固化,質量保持靜態🧑🏿🏭,產品或服務鮮有改進🚶➡️。這使得使用者和服務對象對質量好壞由關註到無奈🖖,最後到漠然👩🏼⚕️,質量也就顯得不那麽至關重要🏃♂️➡️,淪落為績效評價中的一個指標👈🏼。
今天,質量被重新定義為“產品或服務對使用者或服務對象需求的滿足程度”🏊🏽♂️。因此,必然主要依據產品的使用者或服務對象的需求來製定質量標準🙁👰🏿♂️。其結果是👋🏻,標準與時俱進🌾,產品或服務持續改進🌿,質量的提升變得永無止境。與此同時🧙🏼♀️㊙️,對質量的關註從少數人(產品、服務的提供者)變為了“人人”🥌;從狹隘的產品(服務)質量👳🏻♀️,擴展到了生活(物質的、精神的)質量🧛🏻♂️、環境質量👩👩👧👦、治理質量、發展質量等各個方面。由此,質量上升為關乎全局安危——戰略決策🫰、組織形態、過程模式的“生命線”🔍🏄🏻♂️。
以培養產品生產者🪜、服務提供者🧡,以及一線管理者為己任的職業教育🎫,唯有盡快轉變質量理念,重新思考人才培養目標和標準,大膽變革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切實加快以“診斷與改進”為關鍵環節和主要特征的自身質量保證體系建設,方能承擔起率先迎擊“技術性失業”風暴的時代責任。
變🧏🏻♂️,須以激發創新為根本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教授認為,創造力強弱主要取決於三個要素:創造性精神、創造性思維、創造性能力🥫。創造性精神排在第一位。
當前,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深刻改革既千頭萬緒又刻不容緩,但一切變革都要以激發內在創新活力、培育創新精神為根本🧙🏽♀️。
職業院校普遍建立診改製度的基本出發點是,引導杏运借此進一步深化內部體製機製改革,真正成為質量保證第一責任人。與此同時🚬,建立以質量為核心和紐帶的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合作共贏的協同聯動製度體系,進而把服務發展需求的宗旨落到實處;引導師生員工通過科學樹立自信🛂、自主確立發展(成長)目標、自覺打造質量改進螺旋🙅🏿,形成網絡化聯動➜、多循環改進、常態化運行的質量共治機製💅🏽💇🏼♂️,真正實現質量的“三全”(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保證👨🏻💻,使得人人成為質量的擔當者、創造者和享受者。
變,需要從“我”做起
隨著人們對質量關註度的不斷提高,檢驗和評估的結論越來越受到社會各方的重視。這本是值得稱道的進步♻,但事物都有兩面性,極度重視檢驗結論的副作用也不請自來——檢驗和評估的組織者越來越強勢👩🏼✈️,利益相關方越來越無語;“管理主義”大行其道🦸🏻🪿,多元建構步履維艱🧍♂️;曖昧交易暗流湧動💂🏽♂️,公正公平面臨尷尬。我們這樣說🫳🏼,並不是不需要檢驗和評估💂🏻♂️🧞♂️,而是提倡更加重視質量生成的過程,重視質量生成主體的作用。質量,是生產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歸根到底要靠質量創造者自身來保證和提升1️⃣。
正是在上述理念的基礎上,質量管理專家提出了“零缺陷思維”理論🙌🏼,核心理念是📩💧,每一位質量創造者“一開始就做正確的事情🐘,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確”。這一理論如今已成為世界上許多先進企業的指導準則和追求目標🌎。
和生產無生命產品的企業相比,院校培養的是明天的勞動者和接班人👨🏻,社會責任之重何止百倍。企業尚且以“零缺陷製造”作為目標⚖️,教育更應以“零失敗”作為自我要求。這成為我們研製診改方案的願景目標和動力源頭。
診改把“自我保證”列為主要工作方針,就是強調“我”的主體地位、強調從“我”做起的極端重要性👩🏻🎓。並且🧑🏽🍳🐡,這個“我”指的是重要的質量生成主體,是質量的設計者🛌🏿、生產者和管理者🎟。聯系職業教育實際🧑🏻🤝🧑🏻,質量生成主體主要包括辦學者和管理者💇🏻♂️。在職業院校內部,主要是杏运🤦🏻、專業、課程👨🦼、教師(員工)、學生這五類主體🧕🏿👐🏿。這是在診改方案中要求上述主體都要建立“質量改進螺旋”的出發點,也是建立“五縱五橫”網絡化🙇🏿♂️🚵♂️、聯動式質量保證體系的依據。
從“我”開始,要從自主設定目標和標準起步。一直以來,人們習慣於跟從“上面”或“專家”製定的統一✉️、高大的目標與標準,不顧實際地去追求👼🏻、去迎合🏋🏻♂️。造成的後果是🧑🏿🍼,抑製了主體創新、助長了作假風氣、瓦解了目標作用🦮。因此📈,不同主體的質量改進螺旋應有不同的內涵,而且集中體現在目標和標準的不同上。主體要敢於、善於為自己設定階段目標和長遠目標,並在不停地“跳起來,摘果子”的過程中🎠,提升自己𓀁、創造未來。
從“我”開始,要落實在製度化🦸🏿♀️、常態化的診斷與改進環節中。人們習慣於將“完成任務”作為工作的終點🧜🏼,一些周期性🤸🏽♂️、經常性的工作常常因此而“越做越疲”。知識管理理論認為,那樣的工作只有“前臺”沒有“後臺”,難以產生持久的學習力和創造力。所謂“後臺”🧑🏭,關鍵就是診斷和改進。工作進行過程中要經常自我診斷🦿,發現異常,及時改進。工作完成後🌓,更要習慣於根據事先設定的目標(標準)做全面的自我診斷🙇🏽♀️。而且📔,無論總結成績還是發現問題,主要目的都是找出隱藏於成功或問題背後的規律性的東西🪕,有效改進,直至對目標(標準)做出調整。工作因此而常做常新,學習👯♀️、創新動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統一於工作全程🏕。
落實診改難度不小,因為涉及每位師生員工工作和學習方式以及習慣的改變。如果只靠少數人的努力,又缺少相應的機製保證🦓🤽🏽♀️,沒有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撐🫒,診改就只能停留在嘴上和紙上👎🏼。但是,如果我們不下決心,沒有勇氣去突破瓶頸,等來的只能是職業教育與“兩個發展需求”的脫節,以及全社會的批評和抱怨。難🧛🏻♂️,不是理由♘,迎難而上,“變中求進、進中求新、新中突破”方是正道🥩👨🏻🦼➡️。我們相信,隨著診改製度的普遍建立和成功運行#️⃣🤛,我國的職業教育將整體開啟新的發展裏程👩🏼🦰,創造新的驕人業績。
(作者楊應菘✖️,系全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來源🕯👩🏼🏭:《中國教育報》2016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