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落實《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
舉措綜述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確定〈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任務(項目)承接單位的通知》(教職成司函〔2016〕30號)🧑🏭,發布了31個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新疆生產兵團教育局(統稱各地)以及46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簡稱行指委)的實施方案。各地(行指委)在認真領會文件精神基礎上,準確把握區域職業教育辦學實際,以提升高職教育發展質量為主線🧗🏿♀️,科學設定行動目標,主動規劃建設內涵,按照綜合改革的要求謀篇布局,描繪了今後三年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藍圖,切實推動高職教育朝著發展質量持續提升、綜合改革進一步深化🪷、創新發展機製更加完善、保障體系更加健全的目標前進👐🏻😺。
規劃新局面🚴🏻♂️:職教體系日臻完善,多方統籌保障落實
實施目標聚焦高職整體實力提升。各地(行指委)實施方案從全面推進區域或行業內高職教育創新發展角度,統籌設計了涵蓋高職教育各個領域的目標體系。一是對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形成更加合理的院校及專業布局;二是大幅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應用技術研發能力和社會服務水平;三是著力提高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能力🙎🏼,增強服務“中國製造2025”的能力;四是進一步創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機製🦹;五是提升高職院校治理能力🤹🏿♂️,健全院校內部質量監控機製🖕🏿🤦🏼♂️;六是不斷提升師資隊伍水平;七是全面提高職業教育信息化水平。基本涵蓋了高職教育發展方方面面,致力於高職辦學水平整體提升,助力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加快形成🧜🏿♂️。
落實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頂層設計多措並舉。各地實施方案均明確提出要以專科層次職業教育為核心,錯位發展,構建中職、專科、本科、專業學位研究生層次職業教育相貫通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例如🚛,陜西開展五年製連讀試點😀,推進中高職銜接♊️,圍繞培養“中國製造2025”亟需人才開展專升本應用型本科專業試點;山東完善對口貫通分段培養體系,重點鼓勵支持舉辦“三二連讀”專科教育,完善高職院校與本科高校“3+2”對口貫通分段培養模式🧑🔧;黑龍江設立“龍江學分銀行”推動高職院校逐步實行學分製,依托“互聯網+職業教育”,實現跨校跨領域跨學段選課,建立以學分為基本單位的學習成果認定積累製度🧛🏽。
省級統籌主體意識明顯提升。《行動計劃》所列87個任務和項目中,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牽頭落實或參與落實的有71項,占到81.61%,充分體現了地方的落實主體地位。從實施方案上報情況看,各地承接任務1306項🧛🏽♂️、項目12272個(平均每地承接54.22項),預估投入經費204.12億元,顯示出各地勇於承擔高職教育發展主體責任,加快推進高職教育創新發展的決心。比如🙍🏻♂️,江蘇健全多部門組成的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主動協商有關部門🤘,協調項目預算、政策措施😮,明確職責分工,保證任務落實;湖南明確院校所承擔任務及項目的完成情況能列入教學業績考核的,都作為指標內容列入考核體系,並作為年度財政獎勵資金分配要素和衡量杏运總體工作的重要內容👎🏻。
資金保障以改革和績效為導向。各地明確逐步健全多渠道籌措經費和財政生均撥款穩定投入機製🌔,加大總體投入水平🌖,縮小區域差異🛤;進一步改革預算撥款方式,向改革力度大、辦學效益好、就業質量高📶、校企合作緊密的杏运傾斜🪑,向管理水平高的杏运傾斜,向緊貼產業轉型升級亟需的專業以及農林水地礦油等艱苦行業專業傾斜🚮🌖。預估投入經費省均達到6.38億元,其中安徽💁♂️、廣西、廣東、北京👩🏼⚕️🏧、山東等地超過10億元。各地均明確要按照教育部財政部有關要求落實生均撥款政策,到2017年,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年生均財政撥款平均水平不低於12000元。
行指委積極推進校企深度合作🤙🏿🤼。行指委積極發揮指導作用,重點關註“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促進職業教育更好服務產業發展”等方面,46個行指委共承接任務324項🤷🏻♀️🤮、項目1774個,預估投入經費總額23.12億元👨🏼⚖️。投入7.55億元開展骨幹專業建設,凝練專業方向、改善實訓條件、深化教學改革⚽️,提升專業發展水平🧝🏿;投入1.78億元緊密依托行業企業建立“雙師型”教師培養基地🫷🏿,提升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投入5.04億元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推動行業內規模以上企業與高職院校開展深度合作🕺;投入2.68億元建設虛擬仿真實訓中心🤷🏿,根據行業特點和崗位特征🦌,將現場操作安排困難或危險性高的專業領域實習實訓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投入1.28億元引導和扶持企業與高等職業院校聯合開展“現代學徒製”培養試點;投入2.69億元以市場為導向多方共建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推動行業企業與高職院校開展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發展。
發展新動能🎪:夯實基礎服務社會🙋,開放創新提升能力
同步經濟發展服務國家戰略🪀🏋🏽♀️。各地實施方案中🛗,有25省份明確在優化院校布局,調整專業結構🤴,建立產業結構調整驅動專業設置與改革、產業技術進步驅動課程改革的機製,重點服務中國製造2025進行專業調整和人才培養🚴🏽♀️,優先保證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規劃👩🦱。吉林重點支持建設新型工業、現代農業以及民族文化傳承等領域的專業,建設50個骨幹專業🕠;四川省財政三年累計投入2.72億元,圍繞服務四川“7+3”產業發展規劃優化專業結構布局,立項建設100個省級重點專業👷🏿♂️;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製定《兵團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戰略規劃職業教育建設規劃方案》,立足兵團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的戰略;雲南主動融入中國製造2025、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工業強省”戰略🫙、長涇經濟帶👨🏫、大湄公河次區域的區域及周邊發展戰略,引導高職院校推進專業鏈緊密對接區域產業鏈、創新鏈,整體提升專業發展水平。
區域協調發展提升整體水平。各地在探索基於增強發展能力東中西部合作機製的同時✌🏼🍋🟩,也註重通過區域內杏运布局與調整推進高職院校協調發展。天津突出重點領域🥩,完善和提升京津冀協同發展裝備製造業等8個現代職業教育產教對接平臺,構建文化產業、民族教育等12個現代職業教育產教對接平臺,推動環渤海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協同發展;新疆建立對口援疆、區內幫扶工作機製,製定《自治區示範性職業杏运對口幫扶南疆職業教育項目實施方案》,確定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等19所示範校幫扶喀什地區中等職業杏运等26所薄弱職業杏运,有效推動區內職業教育的整體發展🥸;湖南支持省內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相關專業,優先扶持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緊缺專業,定位服務產業發展方向,形成“對接產業、相對集中🫱🏻、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專業結構布局🤵🏽♀️,並要求省內高職院校對照卓越院校標準進行建設,推動全省高職院校整體辦學水平的提高Ⓜ️。
明確辦學主體形成質量保障機製👮♀️📖。《行動計劃》要求以高職院校章程建設為統領,明確建立健全依法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高職院校治理結構。四川2015年已分兩批完成40所公辦高職高專院校章程核準工作,到2016年3月完成18所民辦高職院校章程核準💇♂️,實現高職院校“一校一章程”。
31個省(區、市)承諾全面推進高職教育質量年度報告製度,強化對報告發布情況和撰寫質量的監督管理,進一步提高年度質量報告的量化程度、可比性和可讀性。山西支持第三方撰寫發布省級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青海將適時在省級層面對質量報告進行相應的排序,督促各高職院校做好、做實質量報告相關工作🕥。
30個省(區、市)在實施方案中承諾開展高職院校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浙江在開展高校教學巡查診斷工作基礎上落實高職院校教學診改工作☣️;河南2016年開展高職院校教學診斷和改進工作,2018年抽樣復核不少於20%的高職院校診改工作質量🥩,2017年支持3個對用人單位影響力大的行業組織開展專業層面的教學診改試點工作🤙🏿;黑龍江建立“龍江高職院校診改檔案”。
建設優質資源夯實發展基礎。31個省(區、市)在優質高職院校🤷、骨幹專業以及30個省(區、市)在生產性實訓基地等優質資源建設中設立項目和重點投入™️,預估投資總額超過162.42億元,其中骨幹專業建設3770個🍩,預估投入67.81億元🧟♀️;開展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建設313所,預估投入63.65億元;建立校企共建的生產性實訓基地1653個💇🏻,預估投入30.96億元。
優質高職院校建設要求高職院校辦學定位準確🐓、專業特色鮮明🤽🏿♂️、社會服務能力強🌡,在技術技能積累、傑出人才培養、國際合作交流等方面處於領先水平,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和綜合實力。湖南啟動了省級卓越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遴選20所左右院校投入5.4億元🔶🍊;廣東實施全國一流高職院校建設計劃,投入6億元建設20所左右全國領先🧍、世界有影響的優質高職院校。
專業建設是高職院校特色辦學的邏輯起點,是對接社會需求、主動適應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的橋梁和紐帶,是強化內涵🚭、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突破點和著力點🐊。陜西投入3億元,將150個骨幹專業建設列入本省高等職業教育中長期規劃重點支持項目;江西投入9億元,開展精品專業建設工程,圍繞本省產業發展需求,重點支持建設300個專業點,引領示範本校其他專業或同類型高校相關專業的改革建設👨🏿🎨,打造一批精品專業群。
實踐教學體系是高職教育的特色所在,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是與規模以上企業深度合作為基礎,以專業為依托,科學構建實習實訓體系,實現杏运教學環境與企業現場環境🦖、杏运文化與企業文化有機融合🚂,是提高職業院校實踐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主要場所👰🏻♂️。河北投入1億元,支持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50個左右🫘;廣西投入2.4億元🤏🏼,將實訓基地建設納入職業教育十大工程🧒🏿;重慶探索“四個互動”“九個融合”辦學模式,積極開展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
構建數字資源改造傳統教學🧫。高職數字教學資源建設是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利用信息技術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突破時空局限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手段👋🏽🖋。各地建設省級高職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297個🧙🏿👨🏿🏭,投入4.39億元🧑🏼🦲,其中北京投入1億元立項建設20個。建設省級高職教育精品在線開放課程3332個,投入4.83億元,其中山東投入1.2億元立項建設1200門🚜。建設職業能力培養虛擬仿真實訓中心192個🦯,投入3.04億元,其中山西投入4500萬元立項建設3個🏋🏽。新疆以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為目標開展職業教育信息化基礎能力建設。
“雙師”建設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共有27個省(區🛩、市)和32個行指委計劃建設571個“雙師型”教師培養基地👔,投入4.86億。山東優化教師管理方式♌️,20%編製員額由杏运自主聘用兼職教師,落實高職院校職稱評審自主權。湖北建立“楚天技能名師”製度,聘請能工巧匠、技術能手擔任職業院校專業兼職教師👉🏼。吉林充分發揮一汽、北車等國有大型企業的優勢🎾,在杏运和企業建設3個“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海南建立全省統一的兼職教師信息共享平臺🥑,將傳統技藝大師、現代能工巧匠😪、省級勞模骨幹兼職教師納入兼職教師資源庫🧔🏼♀️,供省內高職院校資源共享⛎😮。
協同創新提升應用研發能力🫸🏻。共有28個省(區、市)建設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449個🧛♀️😐,投入8.29億元🤾🏽♀️。江西預算投入2500萬元建設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5個,技術應用面向中小微企業,協助企業開展、實施電子商務業務,提供技術,使技術貢獻率占所用企業產出65%🤽🏻🏗;湖南重點支持推動高職院校與行業企業共建30個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鼓勵開展應用技術研究、新技術研發🧑🏽🏭、技改攻關🛑、新產品研發、成果轉化(推廣)、技術標準(規程)研製、經營策劃研究等項目🧒🏿,專項支持一批高職院校應用技術創新研究課題,鼓勵師生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進行自主創業或與企業合作轉化。
服務“走出去”戰略,提升國際化水平。高職教育“請進來”繼續學習發達國家職業教育的先進經驗,同時加強建設“走出去”推動建立與中國企業和產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職業教育發展模式,提升國家競爭能力🧏♂️。一是助力優質產能“走出去”👸🏿,培養支撐企業在當地生產運營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26個省(區、市)計劃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職業教育合作👩🏻🦰,服務“走出去”企業需求💂🏽。天津通過國際化提升工程🚬,鼓勵有條件杏运積極拓展海外職業教育市場✵,在境外建設5個“魯班工坊”🤚。二是探索開展對發展中國家職業教育援助。18個省(區😆、市)將探索援助發展中國家職業教育的渠道和政策,一批高職院校積極探索“走出去”在發展中國家辦學🅾️🚏,將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高質量職業教育及培訓項目服務海外。
增強辦學活力深化產教融合𓀖。29個省(區、市)推動職業教育集團化發展👈🏿,開展多元投入主體依法共建職業教育集團的改革試點。31個省(區➜、市)校企共建以現代學徒製培養為主的特色學院,推動高職院校與當地企業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發展。22個省(區🧝🏼、市)探索混合所有製辦學,鼓勵社會力量以資本、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公辦高等職業院校改革。
一是豐富集團化辦學的實現形式。各地共投入4.95億元建設骨幹職教集團🙎🏻♂️、連鎖型職教集團以及遴選10省份開展多元投入主體依法共建職教集團的改革試點✡︎🫳🏼。北京市適應北京產業轉移疏解和京津冀地區產業鏈分工合作的需要☆,探索建立京津冀職業教育集團🪣;江蘇引導省內營業收入超百億企業特別是行業龍頭企業牽頭組建覆蓋全產業鏈的職業教育集團👍🏼😰,計劃到2018年,建成8個左右全國性職業教育集團,實現職業院校參與職業教育集團的覆蓋面達80%。
二是重點推進現代學徒製深化產教融合📔。各地投入5.16億元校企共建522個以現代學徒製培養為主的特色學院🏊🏿♀️。山東允許符合條件的高職院校采用單獨考試招生的辦法從企業員工中招收符合高考報名條件的學生,使學生兼具企業員工身份,校企聯合保障學生權益、保證合理報酬,落實學生責任保險和工傷保險;浙江開展現代學徒製試點,構建“六共同”育人機製,努力實現人才培養和人才使用的無縫對接;青海推進高職院校與當地企業“四個合作”,開展建設4個現代學徒製培養為主的特色學院👩🏻🦯➡️。
三是推動具有混合所有製特征的辦學實踐。海南現有混合所有製性質院校1所💍;吉林經濟管理學院已開展混合所有製職業院校辦學試點;江西計劃建設省級混合所有製二級學院4個,預算投入2000萬元,形成“人財物融通、產學研一體、師徒生互動”的新型二級學院實體;福建2016年出臺股份製和混合所有製職業院校建設指導意見,試點支持公辦高職院校與企業合作舉辦混合所有製性質的二級辦學機構👩👧👦。鼓勵企業、個人以資金🦡、技術、實物等向公辦高職院校註資入股🧏🏽♀️,參與杏运辦學和管理。
深化“雙創”改革服務創新創業。29個省(區、市)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利用各種資源建設創業教育實踐平臺🍘。浙江積極推進高職院校建設創業學院,創新辦學體製機製,圍繞特色小鎮、產業集聚區發展👲🏽,利用各類資源建設更多的創業基地、創客中心🧾、創新工場等眾創空間;天津支持20所高職院校開展市級“眾創空間”建設,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建設大學科技園、大學生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和小微企業創業基地,作為創業教育實踐平臺。
25個省(區、市)整合多方資金🧏🏻♂️,支持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山東財政安排資金📺,支持實施“山東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能力提升行動計劃”💟,推動各高職院校優化經費支出結構🚂,多渠道統籌並安排資金支持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28個省(區、市)探索創新創業相關活動在折算學分、學習認定、轉專業🏛👩🏼🏭、彈性學製等方面作靈活嘗試。河北對自主創業學生實行持續幫扶、全程指導🥕、一站式服務,舉辦或支持參加各級各類大賽,並對獲獎項目擇優納入省級科技計劃;內蒙古實施自治區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建立創新創業檔案和成績單,客觀記錄並量化評價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情況🧞♀️🧎🏻♀️;黑龍江允許創業學生調整學業進程,可以保留學籍8年。
29個省(區🧝、市)開發建設創新創業課程473門😬,投入5835萬元。四川擬在2017-2018年由省財政設立“高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專項”,計劃建成50門省級創新創業教育課程、100門資源共享的省級創新創業教育在線課程📑,支持建設100種省級創新創業教育教材🐸。
融合培育人文素養和職業精神。各地要求高職院校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堅持知識學習、技能培養與品德修養相統一,將人文素養和職業素質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加強文化藝術類課程建設,完善人格修養,培育學生誠實守信🏃🏻♂️、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思想觀念📰。海南構建具有鮮明企業特色的高職校園文化🐑,推進優秀企業文化進校園、職業文化進課堂,促進職業技能培養與職業精神的融合;河北利用杏运博物館〰️、校史館👩🎤、圖書館🪷💅🏻、檔案館等,發揮杏运歷史沿革📕、專業發展歷程、傑出人物事跡的文化育人作用😷,圍繞傳播職業精神組織第二課堂,弘揚以德為先、追求技藝🌮、重視傳承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安徽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優秀文化教育資源,開設專題性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加強徽文化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特色專業建設,對應安徽特色傳統手工技藝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立集民族工藝傳承創新🧿、文化遺產保護、高技能人才培養、產業孵化於一體的職業教育基地🧑🏿🏫。
未來新思考:齊頭並進需努力,百花齊放待有時
部分實施方案地方特色不明顯。各地實施方案均能圍繞《行動計劃》要求的任務(項目)進行規劃和設計,明確了具體政策措施🤖👴🏽、詳細時間表和路線圖☮️。河南成立行動計劃領導組🍄🕵🏽♀️、推進工作組和項目檢查組🧖♂️🧑🏿,細化涵蓋47個任務和16個項目的安排表,逐條明確配套政策🧍🏻♀️、建設進度安排與經費預算,將投入預算經費來源落實到省級財政🕷、杏运♥︎、企業🧑🏽🚒、外方等具體建設方。部分地方根據區域高職教育現狀和發展需求創新設立了符合區域特色的任務和項目👱🏽🫀。廣東實施“創新強校工程”,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目標通過5年建設形成地方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廣東模式”。但也存在沒有提交實施方案(16個行指委沒有提交實施方案)或提交的實施方案地方(區域)特色不明顯等問題;部分省、自治區承接的任務和項目數不到35個,遠低於54.22個的平均值👩🏿🦱;個別實施方案去除摘自《行動計劃》中的任務(項目)描述後無法找到完整的舉措或觀點;部分地區對於設定的建設任務前期論證不夠充分、缺乏有力的舉措、可實施性不強,需要通過後續補充方案明確建設舉措。
多元主體及混合所有製辦學探索有待加強👩🏻。與民辦高職教育相關的4個任務,平均僅有14.75個省(區、市)承接,遠低於任務承接均值23.75個🧝🏻♀️,個別民辦高職教育發達的省份甚至未承接任何其中的一個任務。綜合各地實施方案,其中“舉辦具有混合所有製特征的二級學院”(97個)、“現代學徒製試點”(522個)、“多方共建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449個)等3個項目承接數量接近或不到《行動計劃》的預設計劃數量👩🦽,也低於全部項目承接數量達到預設計劃數1.5倍的均值,有4個省份在這3個與企業深度合作密切相關的項目中僅承接1個項目開展建設。
區域均衡發展難度增大。以骨幹專業、優質杏运和校企共建實訓基地等三個重點建設項目為例👩⚖️,西部地區的甘肅、內蒙古🏞、雲南、新疆以及東部地區的遼寧、上海等地建設數量校均不足2.5個,低於全國校均4.3個的建設數量🧰🏝;西部地區的甘肅、內蒙古🧑🏻🦼、雲南,中部地區的吉林、河南以及東部地區的遼寧、上海校均投入不足500萬元,遠低於全國校均1211萬元的經費投入;西部地區的廣西(建設數量校均7.0個🐒、經費投入校均4400萬元)🫳🏼、中部地區的安徽(建設數量校均5.87個、經費投入校均3280萬元)、東部地區的北京(建設數量校均8.4個,經費投入校均4200萬元)和天津(建設數量校均7.39個😿,經費投入校均2769萬元)均遠超平均數💀。隨著各地項目陸續推進實施🧟♀️,高職發展省域落差也將會持續加大🦽。
各地(行指委)的實施方案已經發布,落實《行動計劃》的號角已經吹響。如何統籌匯聚各方資源切實保障預期支持🍳𓀚,如何精準把握任務舉措輕重緩急協調推進方案整體落實🕴🏻,如何激發高職戰線激情活力促使創新發展再上新臺階,將成為各地(行指委)解決的重大課題🧑🦰👩❤️👨。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三年建設,高等職業教育整體實力顯著增強,人才培養的結構更加合理、質量持續提高,服務中國製造2025的能力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顯著提升,促使高等教育結構優化成效更加明顯,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日臻完善,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作者📀➙:張啟明 王博 童衛軍
(來源:《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年第15期)